本网站已使用机器翻译进行翻译。内容可能不准确。
×

欣赏《国立新美术馆开馆15周年纪念 李禹焕》展 由全61件代表作品和最新作品追溯这位 "物派"代表艺术家的足迹。

从2007年开馆到今年迎来了15周年的港区六本木的国立新美术馆。其纪念展会的“李禹焕”展将从8月10日到11月7日举办中。李禹焕在韩国出生长大,在日本留学时正式开始了美术表达活动,作为“物派”的代表作家,他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我们传达给各位追溯其创作活动的大型回顾展概要以及对实际场地的考察。

综览世界级现代作家的“过去与现在”

2007年1月开馆的国立新美术馆。以“没有收藏”为特征的美术馆,自开馆以来举办了有跨越东西洋和时代的广泛的艺术种类,或者与时尚,设计,漫画等美术相邻的领域的很多有意思的企划展。作为第15年的纪念展,这次举办的是代表现代艺术的作家之一李禹焕的回顾展。

本展在进入会场之前就可以接触到李禹焕的作品。国立新美术馆正门前展示的是他的近期作品《关系项— 法国田螺》。“关系项”是李禹焕作家的代表题材之一。从上面看,一块不锈钢板在作品周围形成一个螺旋形的弧线,旁边放着没有加工过的天然石头。可以进入漩涡中的本作品,与矗立在其背后的国立新美术馆的波浪形外观一起,赋予它一种奇怪的和谐和存在感,仿佛它一直在这里。

李禹焕《关系项— 法国田螺》2018/2022年 作家收藏

李禹焕本人参与展示结构,将全61件作品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展示。前半部是以初期的活动和立体造型为中心,后半部是以绘画作品为中心的结构。李禹焕本人也出席了开幕前一天举行的仪式,也表达了他迎接开幕的喜悦。

李禹焕《第四之构图A》 1968年 作家收藏

李禹焕本人参与展示结构,将全61件作品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展示。前半部是以初期的活动和立体造型为中心,后半部是以绘画作品为中心的结构。李禹焕本人也出席了开幕前一天举行的仪式,也表达了他迎接开幕的喜悦。

关于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投出疑问的作品群

1936年出生于韩国南部庆尚南道的李禹焕,1956年在首尔大学美术大学就读期间来到日本。本来的目的是给住在横滨的叔叔送中药,但是在叔父的建议下就这样留在了日本,并转到日本大学文理学部学习了哲学。毕业后,他致力于学习戏剧和日本绘画的技术。并且在兼职的画廊与许多艺术相关人员反复交流的过程中,他受到了评论家石子顺造为中心的艺术组合“幻触”散发出的独特艺术的启发,并在那里感受到的“视觉的不确定性”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在1968年左右开始了正式的艺术活动。

李禹焕《关系项(摆放的地方)Ⅱ 改题 关系项》 1970/2022 年 作家收藏

李禹焕《关系项—回应》 2003/2010年 作家收藏

早期的活动比起平面作品会更注重立体作品。在下一个空间中能看见的作品也是那时候构思的。譬如,棉花从组装成骰子状的六面体的铁板的接缝飞出来的《构造A 改题 关系项》,或通过将一块石头放在卷尺上来表达距离感的不确定性的『现象和知觉A 改题 关系项』等,对观众的视觉投出疑问。

李禹焕《结构A 改题 关系项》 1969/2022年 作家收藏

从这些活动中,李氏被认为是从1960年末到1970年中期持续的“物派”的核心人物。由10位左右的艺术家组成的“物派”,是将自然界中的东西和铁,玻璃等二次生产材料,以“东西原样的形式”展出,而追求东西和空间的新关系性的日本艺术运动。确实是,将石头,玻璃,木头,棉花,铁等特性不同的东西排列对比的李氏的作品,向生活在物品泛滥的社会中的我们讲述着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且它们一边共存一边互相影响。

也有将在凡尔赛宫展出的作品重新创造的户外展示

展厅里没有对作品的详细解说,取而代之的是到处都是李氏的话语。这些话语具有哲理和暗示性,例如“让现有的东西保持不变”,“在艺术中,问题是要支撑天空还是让它坠落”等。从这一点来看,观众也能感受到感性的体验。另外,如果需要更详细解说,有提供免费的语音指南,您可以在智能手机上收听。

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关系项— 镜之道》和《关系项-栖处(B)》中,可以体验到在作品上行走,体验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场内不断前进时,可能会发现有些“这里也有作品”的地方。这也可以说是作家本人参与结构的企划展的讲究之一吧。

李禹焕《关系项— 栖居(B)》 2017/2022年 作家收藏

李禹焕《关系项— 拱门》 2014/2022年 作家收藏

从前半部分到后半部分之间的户外展厅,可以看到《关系项—拱门》的展示。此作品是为本展而重新制作,2014年时在法国凡尔赛宫举行的展览会上发表的《关系项—凡尔赛拱门》的作品。在周围的景观中脱颖的作品中,在拱门下创造了一条不锈钢的道路。当你经过时能看见什么,全取决于你的感觉。

随着时代的变迁画成简易形状的绘画

后半部分是以1970年代以后开始创作的绘画作品为中心的展示。1971年,李氏为了参加“巴黎青年双年展”来到法国,在当地与西方画家们交流,重新激发了他对绘画的热情。经过此经验,创作的据点渐渐转移到欧洲。70年代开始描绘的〈从点开始〉〈从线开始〉系列,是用浓淡描绘相同颜色的点和线的斯多葛风作品。从那里到1980年代的〈从风开始〉〈和风一起〉系列就失去了规律性,并且从1990年代开始的〈照应〉系列就变得越来越简单,让人体会空白的构图了。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得到的悟性和磨练的表现。

李禹焕《从线开始》 1980年 宫城县美术馆

李禹焕《对话— 壁画》 2022年 作家收藏

很多作品会刺激参观者的感官。关于作家的详细经历,请参考在会场分发的《李禹焕鉴赏指南》。这是一个可以看到一位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从开始到现在的情况,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的机会。一定不要错过庆祝国立新美术馆纪念年的本展。“李禹焕”展将在港区六本木的国立新美术馆举办直至11月7日。
(DATA)
《国立新美术馆开馆15周年纪念 李禹焕》
举办时间:2022年8月10日(周三)~11月7日
会场:国立新美术馆 企划展览室1E(东京都港区六本木7-22-2)
开馆时间:10:00-18:00(每周五,六20:00,入场时间直至闭馆前30分钟)
休馆日:每周二
参观费:普通1700日元,大学生1200日元,高中生800日元
展会官方网站:https://leeufan.exhibit.jp/

相关文章

“高畑勋展”在麻布台Hills画廊举办!追寻伟大动画导演的足迹

2025年8月19日

正在港区新的文化传播基地“麻布台Hills画廊”举办的“高畑勋展——创造了日本动画的男人”,是为纪念在动画界留下巨大足迹的动画导演高畑勋(1935年~2018年)而举办的大型回顾展。展览全面回顾了以《萤火虫之墓》、《平成狸合战》、《辉夜姬物语》等作品闻名的高畑导演半个世纪的创作轨迹,不仅适合实时追看高畑作品的世代,也吸引了年轻的动漫迷和亲子家庭等众多观众。本次我们将报道于2025年6月27日(周五)至9月15日(周一·节假日)期间举办的本展。我们一同追寻了这位对日本动画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巨匠的足迹。 作为动画导演的出发点 会场“麻布台Hills画廊”位于麻布台Hills的Garden Plaza...

肩负港区“现在”与“未来”的年轻学生大使启动!为您带来首届MINATO CITY NEXT AMBASSADOR的专访

2025年10月14日

以学生独有视角宣传港区魅力的学生观光大使(MINATO CITY NEXT AMBASSADOR)已经确定。共计4名成员,包括3名从港区向国内外宣传魅力的大使,以及1名从海外传递港区魅力的海外特派员(overseas field agent),他们将通过社交媒体等方式推进港区的城市宣传。这些肩负下一代的学生大使们将如何捕捉并传播融合了多元文化与历史的港区魅力呢?首先,我们请在日本国内活动的三位成员,详细讲述了她们应征的契机、港区的魅力以及对活动的热情。 三位大学生畅谈对港区的感情 ——首先,请各位做一下自我介绍,并谈谈自己与港区的渊源。村上佳莲(以下简称“村上”):“我是庆应义塾大学商学部...

为匠人的手艺而感动!在“传统工艺 青山Square”发现的日本之美

2025年9月30日

从地铁青山一丁目站4号北出口步行3分钟。在从涩谷延伸至赤坂的青山通沿线,有一个汇集了全国各地传统工艺品的特别场所。位于港区赤坂8丁目的“传统工艺 青山Square”是一个展示和销售传统工艺品的画廊兼商店,入场完全免费。一踏入店内,一个充满“日本之美”的空间便展现在眼前。这个如同凝聚了工匠们的热情与历史的博物馆般的设施,我们请店长朝川和彦先生为我们进行了导览。 现有243项传统工艺品,其定义为何? “传统工艺 青山Square”由一般财团法人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协会运营。为了传播全国优秀传统工艺品的魅力,其前身“全国传统工艺品中心”于昭和54年(1979年)诞生。平成24年(2012年)迁至现在的...

“啊”的世界鲜活呈现!“设计啊展neo”于虎之门之丘TOKYO NODE盛大启幕

2025年6月13日

直接以NHK教育频道热播节目《设计啊neo》为理念核心,一场面向全年龄段观众、旨在让参观者亲身感受设计魅力与深度的展览“设计啊展neo”,正在虎之门之丘的“TOKYO NODE”举行。上一次展览累计吸引了116万人次参观,而本次展览为时隔约四年后的再度亮相。展览自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起持续至9月23日(星期二/节假日),以“行为(动词)”为主题,将展出35件作品。展览从设计视角出发,重新发掘“走”“吃”“坐”“拿”等日常行为的深层意义。以下将以报道形式介绍这场展览的亮点及参观方式。 距地面约220米!大厦高层展出中 本次展览的会场“TOKYO NODE”坐落于2023年启用的“虎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