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已使用機器翻譯進行翻譯。內容可能不准確。
×

欣賞《國立新美術館開館15週年紀念 李禹煥》展 由全61件代表作品和最新作品追溯這位 "物派"代表藝術家的足跡。

從2007年開館到今年迎來了15週年的港區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其紀念展會的“李禹煥”展將從8月10日到11月7日舉辦中。李禹煥在韓國出生長大,在日本留學時正式開始了美術表達活動,作為“物派”的代表作家,他得到了全世界的讚譽。我們傳達給各位追溯其創作活動的大型回顧展概要以及對實際場地的考察。

綜覽世界級現代作家的“過去與現在”

2007年1月開館的國立新美術館。以“沒有收藏”為特徵的美術館,自開館以來舉辦了有跨越東西洋和時代的廣泛的藝術種類,或者與時尚,設計,漫畫等美術相鄰的領域的很多有意思的企劃展。作為第15年的紀念展,這次舉辦的是代表現代藝術的作家之一李禹煥的回顧展。

本展在進入會場之前就可以接觸到李禹煥的作品。國立新美術館正門前展示的是他的近期作品《關係項— 法國田螺》。“關係項”是李禹煥作家的代表題材之一。從上面看,一塊不鏽鋼板在作品周圍形成一個螺旋形的弧線,旁邊放著沒有加工過的天然石頭。可以進入漩渦中的本作品,與矗立在其背後的國立新美術館的波浪形外觀一起,賦予它一種奇怪的和諧和存在感,彷彿它一直在這裡。

李禹煥《關系項—蝸牛》2018/2022年作家藏

李禹煥本人參與展示結構,將全61件作品分成兩個部分進行展示。前半部是以初期的活動和立體造型為中心,後半部是以繪畫作品為中心的結構。李禹煥本人也出席了開幕前一天舉行的儀式,也表達了他迎接開幕的喜悅。

李禹煥《第四の構成A》1968年作家蔵

李禹煥本人參與展示結構,將全61件作品分成兩個部分進行展示。前半部是以初期的活動和立體造型為中心,後半部是以繪畫作品為中心的結構。李禹煥本人也出席了開幕前一天舉行的儀式,也表達了他迎接開幕的喜悅。

關於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係,投出疑問的作品群

1936年出生於韓國南部慶尚南道的李禹煥,1956年在首爾大學美術大學就讀期間來到日本。本來的目的是給住在橫濱的叔叔送中藥,但是在叔父的建議下就這樣留在了日本,並轉到日本大學文理學部學習了哲學。畢業後,他致力於學習戲劇和日本繪畫的技術。並且在兼職的畫廊與許多藝術相關人員反復交流的過程中,他受到了評論家石子順造為中心的藝術組合“幻觸”散發出的獨特藝術的啟發,並在那裡感受到的“視覺的不確定性”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在1968年左右開始了正式的藝術活動。

李禹煥《關系項Ⅱ改題關系項》1970/2022年作家藏

李禹煥《関系項―応答》2003/2010年作家蔵

早期的活動比起平面作品會更注重立體作品。在下一個空間中能看見的作品也是那時候構思的。譬如,棉花從組裝成骰子狀的六面體的鐵板的接縫飛出來的《構造A 改題 關係項》,或通過將一塊石頭放在捲尺上來表達距離感的不確定性的『現象和知覺A 改題 關係項』等,對觀眾的視覺投出疑問。

李禹煥《構造A改題関系項》1969/2022年作家蔵

從這些活動中,李氏被認為是從1960年末到1970年中期持續的“物派”的核心人物。由10位左右的藝術家組成的“物派”,是將自然界中的東西和鐵,玻璃等二次生產材料,以“東西原樣的形式”展出,而追求東西和空間的新關係性的日本藝術運動。確實是,將石頭,玻璃,木頭,棉花,鐵等特性不同的東西排列對比的李氏的作品,向生活在物品氾濫的社會中的我們講述著世界上存在各種各樣的東西,而且它們一邊共存一邊互相影響。

也有將在凡爾賽宮展出的作品重新創造的戶外展示

展廳裡沒有對作品的詳細解說,取而代之的是到處都是李氏的話語。這些話語具有哲理和暗示性,例如“讓現有的東西保持不變”,“在藝術中,問題是要支撐天空還是讓它墜落”等。從這一點來看,觀眾也能感受到感性的體驗。另外,如果需要更詳細解說,有提供免費的語音指南,您可以在智能手機上收聽。

在充分利用空間的《關係項— 鏡之道》和《關係項-棲處(B)》中,可以體驗到在作品上行走,體驗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場內不斷前進時,可能會發現有些“這裡也有作品”的地方。這也可以說是作家本人參與結構的企劃展的講究之一吧。

李禹煥《構造A改題関系項》1969/2022年作家蔵

李禹煥《關系項-拱門》2014/2022年作家藏

從前半部分到後半部分之間的戶外展廳,可以看到《關係項—拱門》的展示。此作品是為本展而重新製作,2014年時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行的展覽會上發表的《關係項—凡爾賽拱門》的作品。在周圍的景觀中脫穎的作品中,在拱門下創造了一條不鏽鋼的道路。當你經過時能看見什麼,全取決於你的感覺。

隨著時代的變遷畫成簡易形狀的繪畫

後半部分是以1970年代以後開始創作的繪畫作品為中心的展示。1971年,李氏為了參加“巴黎青年雙年展”來到法國,在當地與西方畫家們交流,重新激發了他對繪畫的熱情。經過此經驗,創作的據點漸漸轉移到歐洲。70年代開始描繪的〈從點開始〉〈從線開始〉系列,是用濃淡描繪相同顏色的點和線的斯多葛風作品。從那裡到1980年代的〈從風開始〉〈和風一起〉系列就失去了規律性,並且從1990年代開始的〈照應〉系列就變得越來越簡單,讓人體會空白的構圖了。在這些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家得到的悟性和磨練的表現。

李禹煥1980年宮城縣美術館

李禹煥《對話-牆壁繪畫》2022年作家藏

很多作品會刺激參觀者的感官。關於作家的詳細經歷,請參考在會場分發的《李禹煥鑑賞指南》。這是一個可以看到一位世界知名的當代藝術家從開始到現在的情況,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的機會。一定不要錯過慶祝國立新美術館紀念年的本展。“李禹煥”展將在港區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直至11月7日。
(DATA)
《國立新美術館開館15週年紀念 李禹煥》
舉辦時間:2022年8月10日(週三)~11月7日
會場:國立新美術館 企劃展覽室1E(東京都港區六本木7-22-2)
開館時間:10:00-18:00(每週五,六20:00,入場時間直至閉館前30分鐘)
休館日:每週二
參觀費:普通1700日元,大學生1200日元,高中生800日元
展會官方網站:https://leeufan.exhibit.jp/

相關文章

「第22屆港區觀光攝影比賽2024」聯動企劃!港區的今昔物語

2024年10月31日

目前,港區觀光協會正在徵集「第22屆港區觀光攝影比賽2024」的參賽作品。正在徵集的攝影內容是,拍攝一張港區內值得珍藏的名勝或自然風光的照片。港區於1947年(昭和22年)由原芝區、麻佈區和赤坂區合併而成,近年來重新開發該地區,所以在該地區既有現代化的街道景觀,也能接觸到歷史遺跡。因此,作為此次攝影比賽的聯動企劃,我們製作了一份景點指南,這些景點可以讓您感受到港區的現在和過去。建議您在拍攝參賽作品時參考這份指南。 讓攝影愛好者躍躍欲試的“東京鐵塔” 作為港區地標的東京塔(港區芝公園4-2-8),追溯其歷史是一座高333m的綜合電波塔,於66年前的1958年(昭和33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至今每天...

萬眾矚目的港區的夜晚!影片拍攝比賽「港、動了」開賽

2024年10月17日

拍攝地點:東京皇家王子大飯店花園塔・神明 影片拍攝比賽「港、動了」於2024年10月15日開賽,比賽聚焦的是港區內夜間的「上鏡」景點。本次比賽旨在廣泛徵集來自國內外的時長約15秒鐘的錄像作品,作品需展現港區內披上景觀照明的設施和夜景。預計將會收到許多扮靚港區夜晚的精彩影片。此影片拍攝比賽由港區觀光協會的夜間經濟部主辦。我們採訪了身為部長,同時也是東京皇家王子大飯店花園塔總經理的神田泰壽先生,以及策劃此次活動的會員企業大和田組的大和田留美女士,詢問了關於比賽的概要和港區夜晚的魅力等內容。 夜間經濟部的活動和比賽的目標 ――首先,請告訴我夜間經濟部的情況。神田泰壽先生(以下簡稱神田)「夜間經...

歡迎來到「模型之沼」!田宮的新基地令人興奮不已

2024年8月7日

專營塑膠模型、遙控車、迷你四輪傳動車等各種模型的綜合模型製造商田宮(TAMIYA)在新橋虎之門地區開設了直營設施「TAMIYA PLAMODEL FACTORY TOKYO」。設施內有約6,000種琳瑯滿目的田宮商品,也附設有咖啡廳及活動空間。我們參觀了這家以「田宮的現在就在這裡」為概念向世界傳播模型文化的田宮旗艦基地。 全新裝潢的旗艦基地盛大開幕! 「TAMIYA PLAMODEL FACTORY TOKYO」位於新橋4丁目新虎安田大廈1層,由曾經位於新虎通和赤煉瓦通交叉路口的「TAMIYA PLAMODEL FACTORY新橋店」搬遷而來,於2024年5月24日全新裝修,盛大開幕。搬遷的新...

在麻布台之丘的“teamLab無界”體驗的“混雜世界”

2024年6月15日

2024年2月9日,國際知名的「森大樓數位藝術美術館:愛普生teamLab無界」從東京禦台場搬遷至麻布台之丘,並正式開幕。重裝後的「teamLab無界」由70餘個作品群構成,其中包含了首次在全球亮相的新作品《Bubble Universe》。隨著此次搬遷和開業,無界藝術團進一步進化,現在擁有約560台愛普生投影機和約540台高性能愛普生電腦。據說,空間也進行了全面升級,為觀眾提供了更身臨其境的「漫步、探索、發現」體驗。本次我們親身體驗了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的「teamLab無界」! 體驗不斷變化、無邊界的藝術 「TeamLab無界」是藝術團體teamLab與森大廈的合作項目,該項目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