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已使用機器翻譯進行翻譯。內容可能不准確。
×

欣賞《國立新美術館開館15週年紀念 李禹煥》展 由全61件代表作品和最新作品追溯這位 "物派"代表藝術家的足跡。

從2007年開館到今年迎來了15週年的港區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其紀念展會的“李禹煥”展將從8月10日到11月7日舉辦中。李禹煥在韓國出生長大,在日本留學時正式開始了美術表達活動,作為“物派”的代表作家,他得到了全世界的讚譽。我們傳達給各位追溯其創作活動的大型回顧展概要以及對實際場地的考察。

綜覽世界級現代作家的“過去與現在”

2007年1月開館的國立新美術館。以“沒有收藏”為特徵的美術館,自開館以來舉辦了有跨越東西洋和時代的廣泛的藝術種類,或者與時尚,設計,漫畫等美術相鄰的領域的很多有意思的企劃展。作為第15年的紀念展,這次舉辦的是代表現代藝術的作家之一李禹煥的回顧展。

本展在進入會場之前就可以接觸到李禹煥的作品。國立新美術館正門前展示的是他的近期作品《關係項— 法國田螺》。“關係項”是李禹煥作家的代表題材之一。從上面看,一塊不鏽鋼板在作品周圍形成一個螺旋形的弧線,旁邊放著沒有加工過的天然石頭。可以進入漩渦中的本作品,與矗立在其背後的國立新美術館的波浪形外觀一起,賦予它一種奇怪的和諧和存在感,彷彿它一直在這裡。

李禹煥《關系項—蝸牛》2018/2022年作家藏

李禹煥本人參與展示結構,將全61件作品分成兩個部分進行展示。前半部是以初期的活動和立體造型為中心,後半部是以繪畫作品為中心的結構。李禹煥本人也出席了開幕前一天舉行的儀式,也表達了他迎接開幕的喜悅。

李禹煥《第四の構成A》1968年作家蔵

李禹煥本人參與展示結構,將全61件作品分成兩個部分進行展示。前半部是以初期的活動和立體造型為中心,後半部是以繪畫作品為中心的結構。李禹煥本人也出席了開幕前一天舉行的儀式,也表達了他迎接開幕的喜悅。

關於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係,投出疑問的作品群

1936年出生於韓國南部慶尚南道的李禹煥,1956年在首爾大學美術大學就讀期間來到日本。本來的目的是給住在橫濱的叔叔送中藥,但是在叔父的建議下就這樣留在了日本,並轉到日本大學文理學部學習了哲學。畢業後,他致力於學習戲劇和日本繪畫的技術。並且在兼職的畫廊與許多藝術相關人員反復交流的過程中,他受到了評論家石子順造為中心的藝術組合“幻觸”散發出的獨特藝術的啟發,並在那裡感受到的“視覺的不確定性”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在1968年左右開始了正式的藝術活動。

李禹煥《關系項Ⅱ改題關系項》1970/2022年作家藏

李禹煥《関系項―応答》2003/2010年作家蔵

早期的活動比起平面作品會更注重立體作品。在下一個空間中能看見的作品也是那時候構思的。譬如,棉花從組裝成骰子狀的六面體的鐵板的接縫飛出來的《構造A 改題 關係項》,或通過將一塊石頭放在捲尺上來表達距離感的不確定性的『現象和知覺A 改題 關係項』等,對觀眾的視覺投出疑問。

李禹煥《構造A改題関系項》1969/2022年作家蔵

從這些活動中,李氏被認為是從1960年末到1970年中期持續的“物派”的核心人物。由10位左右的藝術家組成的“物派”,是將自然界中的東西和鐵,玻璃等二次生產材料,以“東西原樣的形式”展出,而追求東西和空間的新關係性的日本藝術運動。確實是,將石頭,玻璃,木頭,棉花,鐵等特性不同的東西排列對比的李氏的作品,向生活在物品氾濫的社會中的我們講述著世界上存在各種各樣的東西,而且它們一邊共存一邊互相影響。

也有將在凡爾賽宮展出的作品重新創造的戶外展示

展廳裡沒有對作品的詳細解說,取而代之的是到處都是李氏的話語。這些話語具有哲理和暗示性,例如“讓現有的東西保持不變”,“在藝術中,問題是要支撐天空還是讓它墜落”等。從這一點來看,觀眾也能感受到感性的體驗。另外,如果需要更詳細解說,有提供免費的語音指南,您可以在智能手機上收聽。

在充分利用空間的《關係項— 鏡之道》和《關係項-棲處(B)》中,可以體驗到在作品上行走,體驗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場內不斷前進時,可能會發現有些“這裡也有作品”的地方。這也可以說是作家本人參與結構的企劃展的講究之一吧。

李禹煥《構造A改題関系項》1969/2022年作家蔵

李禹煥《關系項-拱門》2014/2022年作家藏

從前半部分到後半部分之間的戶外展廳,可以看到《關係項—拱門》的展示。此作品是為本展而重新製作,2014年時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行的展覽會上發表的《關係項—凡爾賽拱門》的作品。在周圍的景觀中脫穎的作品中,在拱門下創造了一條不鏽鋼的道路。當你經過時能看見什麼,全取決於你的感覺。

隨著時代的變遷畫成簡易形狀的繪畫

後半部分是以1970年代以後開始創作的繪畫作品為中心的展示。1971年,李氏為了參加“巴黎青年雙年展”來到法國,在當地與西方畫家們交流,重新激發了他對繪畫的熱情。經過此經驗,創作的據點漸漸轉移到歐洲。70年代開始描繪的〈從點開始〉〈從線開始〉系列,是用濃淡描繪相同顏色的點和線的斯多葛風作品。從那裡到1980年代的〈從風開始〉〈和風一起〉系列就失去了規律性,並且從1990年代開始的〈照應〉系列就變得越來越簡單,讓人體會空白的構圖了。在這些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家得到的悟性和磨練的表現。

李禹煥1980年宮城縣美術館

李禹煥《對話-牆壁繪畫》2022年作家藏

很多作品會刺激參觀者的感官。關於作家的詳細經歷,請參考在會場分發的《李禹煥鑑賞指南》。這是一個可以看到一位世界知名的當代藝術家從開始到現在的情況,以及他的代表作品的機會。一定不要錯過慶祝國立新美術館紀念年的本展。“李禹煥”展將在港區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直至11月7日。
(DATA)
《國立新美術館開館15週年紀念 李禹煥》
舉辦時間:2022年8月10日(週三)~11月7日
會場:國立新美術館 企劃展覽室1E(東京都港區六本木7-22-2)
開館時間:10:00-18:00(每週五,六20:00,入場時間直至閉館前30分鐘)
休館日:每週二
參觀費:普通1700日元,大學生1200日元,高中生800日元
展會官方網站:https://leeufan.exhibit.jp/

相關文章

觀賞森藝術中心畫廊「富樫義博展-PUZZLE-」!「幽☆游☆白書」與「全職獵人」的足跡以及貴重的原圖·資料362件

2022年11月4日

作為「幽☆游☆白書」「LEVEL E」「全職獵人」等的作家很出名的漫畫家·富樫義博先生的畫業35年的紀念的特別展「富樫義博展-PUZZLE-」在於10月28日港區六本木新城的森藝術中心畫廊開幕了。直到明年1月9日舉行本次展,展示362件的富樫先生製作的歷代作品的原圖以及資料。其中包含從未沒展示過的16件插圖與資料,粉絲必看的內容。在這裡,我來介紹在針對媒體的預展看過的實際的現場情況與本次展的要點概括。 一進門口就門口可以看到歷代作品的所有角色 從今年7月的開幕發表以來引起很大的話題,終於期盼迎接開幕的本次展。去往六本木新城大廈52樓的會場後,在門口發現以「幽☆游☆白書」的幽助與「全職獵人」的G...

時隔3年再次舉辦的“六本木藝術之夜2022”的樂趣方法村上隆合作的《哆啦A夢》和最新藝術3連休的六本木將被藝術染紅!

2022年9月13日

9月17日至19日,以六本木的街道為舞臺舉辦的“六本木藝術之夜2022”。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的影響而延期、中止,時隔3年再次舉辦的“六本木藝術之夜”。 在這裡一邊接觸今年的舉辦概要,一邊傳授首次參加的人也很清楚的六本木藝術之夜的樂趣方法。 “六本木藝術之夜”到底是什麼? 以國立新美術館、森美術館、三得利美術館為首的美術館和文化據點散佈在整個街道上,以藝術風格流動的六本木為舞臺,每年只舉辦幾天的“藝術盛宴”。 2009年首次舉辦,從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擴大的觀點來看,去年和前年很遺憾延期後中止了,今年是時隔3年再次舉辦。 2022年的舉辦期間是從9月17日到19日的3天(一部分作品先行展示)...

在藝術街道·六本木的兩大畫廊大樓「piramide」和「complex665」裡逛一逛!

2022年12月23日

在六本木散佈著來自許多藝術博物館的展覽設施,如國立新美術館或三得利美術館,還在城內各地都能看見很多公共藝術,特別是東京Mid Town或六本木Hills。在六本木能進行的藝術之旅之一就是“畫廊巡遊”。這次我們來挑選位於六本木中心的兩座畫廊大樓,介紹一下初學者也能輕鬆享受的畫廊參觀吧。 在藝術街道六本木“初次進行畫廊巡遊”怎麼樣? 畫廊的魅力在於可以免費見到以熱情主題為策展的作品或新興藝術家的作品等,個性豐富的藝術作品。不僅僅是看,還能買到自己喜歡的作品時體驗到買家的臨場感,也是培養自己審美能力跟眼光的珍貴體驗。畫廊的另一個真正的吸引力是有機會聽到畫廊主辦方對你感興趣的作品進行直接的解釋。 但是...

在六本木和國家新藝術博物館舉行! 「路德維希博物館展覽」觀看前應知道的5分

2022年7月20日

路德維希博物館在德國科隆舉行的150件藝術品「路德維希博物館展覽20世紀藝術軌跡—公民創建的juzuki收藏品」是6月29日,它始於位於羅蓬吉的國家新藝術博物館,Minato Ward。主要展覽將持續到9月26日,將展出畢加索,夏加爾,沃霍爾和里基滕斯坦以及20世紀其他大師的作品。在上半年,我們仔細觀察了20世紀初發生的德國表現主義和俄羅斯前衛傑作,在下半年,通過大量作品了解了從超現實主義和波普藝術到現代前衛藝術的趨勢。它已成為。在這裡,連同實際場地,我們將以五點介紹主要展覽的亮點。 ① 「規劃展覽,重點介紹公民創建的」系列 路德維希博物館(Ludwig Museum)是展覽作品的來源,位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