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已使用機器翻譯進行翻譯。內容可能不准確。
×

【視頻文章】距離關東大地震已過去100年!在紅十字信息廣場的企劃展“溫故備震”中,為下一次災害做好準備

源自提供的日語翻譯
今年距離1923年(大正12年)關東大地震發生整整100週年。這次震級為7.9級的大地震伴隨著火災、海嘯和泥石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大災難,死亡及失踪者多達約10萬5,000人。


全國各地都舉行了回顧當時情景的活動和追悼會,報紙和電視等媒體也製作了各種專題報導。其中,位於日本紅十字會總部內的紅十字信息廣場也舉辦了名為“關東大地震100週年溫故備震~回顧過去,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企劃展。我去參觀了紅十字信息廣場的企劃展,在這裡可通過珍貴的資料和影像等回顧關東大地震。

首先,在常设展学习日本红十字会的成立过程

紅十字信息廣場位於港區芝大門日本紅十字會總部1樓,在這裡可了解紅十字及日本紅十字會的歷史甚至活動內容等。這裡距離最近的都營地鐵三田線禦成門站步行約3分鐘。從都營地鐵淺草線和大江戶線的大門站、以及JR濱松町站和新橋站也可步行前往。


除展板外,在日本紅十字會總部1樓入口處還展示了日本紅十字會舊樓的模型。舊樓於1912年(大正元年)建於與現在相同的港區芝大門,但在關東大地震的火災中幾乎全部燒毀。據說舊樓是由被譽為明治建築界三大巨頭一的建築師妻木賴黃設計。

在1樓一直向裡走,可看到紅十字信息廣場的入口。任何人都可參觀紅十字信息廣場,但需要提前預約,因此要先查看日本紅十字會主頁並進行預約。

這次,由日本紅十字會負責宣傳報導的大西智子帶領參觀了紅十字信息廣場。大西智子介紹說道:“最初,這裡是將工作人員用的小型書庫進行改造,在保管管理資料的同時還用來進行展示。2003年(平成15年)成為現在紅十字信息廣場的形式。據說在1912年(大正元年)建造的舊樓裡還設有一個講述紅十字歷史的博物館。

日本紅十字會的前身是明治時期政治家佐野常民創立的救護組織“博愛社”,它成立於1899年(明治10年)西南戰爭最激烈之時。其目的是向戰爭衝突及災害的受害者提供救援和護理等人道援助。在常設展中展示了可以了解紅十字和日本紅十字會歷史的珍貴資料。 “請一定要看一下這些內容,它們記錄了100多年來直面生命的先人們的歷程。”(大西)

在中央所展示的日本紅十字會的醫院船“博愛丸”的模型是實物的1/48。博愛丸曾與另一艘醫院船“弘濟丸”一同在1900年(明治33年)的義和團運動(北清事變)、1904年~1905年(明治37年~38年)的日俄戰爭中,運送過救護員和傷患人員。

據說除普通民眾外,全國各地的紅十字志願者、支持活動的捐贈者、甚至日本紅十字會的相關人員也經常前來紅十字信息廣場。而且還有一段這樣的歷史瞬間。 “在平成時代最後一年舉辦‘平成的災害展’時,現任天皇皇后陛下、當時的天皇皇后陛下都曾親臨參觀。我想這是我們工作人員永遠難忘的瞬間。”(大西)

在企劃展上全面介紹了關東大地震

在紅十字信息廣場定期舉辦企劃展,目前正在舉辦的“關東大地震100週年溫故備震~回顧過去,為明天做好準備~”的展期將持續至2024年3月。
在關東大地震中,日本紅十字會救護的人數超過56萬人,總計人次200萬人以上。可以沿時間序列學習為什麼能夠救護這麼多人。

在1923年(大正12年)9月1日上午11點58分關東大地震發生後,日本紅十字會就立刻開始了救援活動。當天傍晚,在皇居前廣場搭建了超過100坪的救護帳篷,以救助受災者。

除了通俗易懂的展板和圖片等,展覽還展示了講述當時情形的珍貴實物資料,如震災發生一個月後發行的機關刊物《博愛》、來自美國的支援物資威士忌等。

日本紅十字會在關東大地震時開展了各種活動,除救治傷病員外,還通過全國各支部派遣應援救護班、在日本各地設立救護所、預防傳染病、巡迴診所、保護孕產婦和嬰幼兒等。在企劃展上,除了展示的內容以外,還可通過查閱紙質資料和當時的影像等,了解日本紅十字會的活動。 “這發生在100年前,現在的工作人員都沒有直接經歷過關東大地震。我們也想知道當時的日本紅十字會進行了哪些救援活動,因此這次精心策劃了該企劃展。”(大西)

在企劃展上還介紹了日本紅十字會在海地地震、東日本大地震等災害中進行的活動、以及近年來在救護活動中使用的工具等。可以感受到在經歷了眾多災害後,日本紅十字會不斷發展以救助更多人的願望。 “回顧過去之後,我們今天能做什麼,明天能做什麼。重要的是,了解過去的震災,為下一次震災做好準備。為了救助更多的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企劃展,來呼籲防災的重要性。”(大西)

此外,在紅十字信息廣場旁邊還設有一個非常適合作為參觀紀念的商品區。據說,吉祥物“hatora醬”毛絨玩具和透明文件夾等商品非常受歡迎。還有在緊急情況下非常實用的防災套裝。

通過了解關東大地震和日本紅十字會的活動,或許會成為讓人們去思考關於防災的契機。如果有機會,不妨前往紅十字信息廣場進行參觀,先從考慮“我自己能做些什麼”開始吧。
《紅十字信息廣場》
東京都港區芝大門1-1-3
https://www.jrc.or.jp/about/plaza/
開館:週二、三、四 10:00~12:30、13:30~16:30
休館:週一、五、六、日、民眾節假日、年末年初、創立紀念日(5月1日)
預約:需提前預約(03-3437-7580)
參觀費:免費
展覽參觀:最多20人、30分鐘以內(※工作人員進行的展覽解說目前暫停)
資料查閱:最多2人

相關文章

濱松町的未來是光明的!近距離觀察世貿中心大樓重建項目

2025年1月14日

濱松町曾經是諸侯府邸林立的地方,增上寺前是一座繁華的城鎮。 1947年(昭和22年)歸屬港區,成為芝濱松町,1972年(昭和47年)更名為現名。 1970年,後來成為濱松町象徵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落成。當時是亞洲最高的摩天大樓,作為與濱松町站直接相連的綜合建築,已經流行了半個世紀。如今,世貿中心大廈即將重生。繼2021年南樓啟用後,主樓和航站樓的重建工程目前正在進行中。施工正在進行中,預計 2027 年部分開放。新的世貿中心大樓會是什麼樣子?我們訪問了該計畫的負責人、世貿中心公司建設與發展規劃部副主任荒川一樹,以了解更多有關該規劃的資訊。 日本第三座摩天大樓為青銅色 ——這是昭和後期誕生的第一座...

白天、傍晚和夜晚俯瞰東京市中心!東京鐵塔的壯麗景色令人感動

2025年1月21日

東京鐵塔整天都在傳達東京的多元魅力:白天擁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壯麗全景,傍晚天空與城市交相輝映,夜晚則像珠寶盒一樣閃爍如寶石盒。從150m高的主甲板和250m高的頂層甲板上眺望的東京城市景觀將深深銘刻在許多參觀東京塔的人心中。這次我們重點介紹一下人氣拍照景點東京鐵塔的景色!除了透過縮時影片追蹤東京塔一天的變化之外,我們還請東京鐵塔接待員單位 Glow of Tokyo 的主唱奧莉嘉(Olga)小姐為我們介紹了推薦的景點和旅遊項目。 接待員音樂單元 ——在我們向您詢問東京鐵塔的景觀之前,您能介紹一下「Glow of Tokyo」單元嗎?「Glow of Tokyo是東京鐵塔下屬的一個由音樂學校畢...

穿梭於港區的人力車! 「東京港人力車 田中屋」的魅力

2024年12月18日

在明治時代和大正時代,人力車作為一種重要的移動手段而廣泛活躍。即便時至今日,在全國各地的觀光勝地,我們依然能夠見到車夫拉著載人的兩輪車的身影。您知道嗎?在港區,您同樣可以體驗到這樣的人力車。 「東京港人力車 田中屋」於2024年10月在港區正式開業,該公司的代表田中宏典先生,懷抱著將日本的傳統與文化傳承給下一代的想法,今天將親自拉車。這次,身為人力車夫努力工作的田中先生將親自為大家介紹一些經典的行駛路線。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感受穿梭於港區的人力車的獨特魅力。 從增上寺啟程,走在能看到東京鐵塔的小巷裡 起點是港區具代表性的寺院之一-增上寺。據悉,田中屋已與增上寺簽署了合同,並獲得了在寺院區域開展...

位於南青山的「化妝文化畫廊」開幕!在這裡,了解化妝的歷史及其趣味

2024年11月14日

化妝品製造商寶麗奧蜜思控股集團(當時為POLA化妝品本舖)為了以學術方式研究化妝,於1976年5月15日成立了「POLA文化研究所」。自成立以來,其持續致力於進行與化妝文化相關的資料收集、保存、調查研究及公開推廣等。為了介紹其所收集的資料和長期累積的研究成果,在港區南青山新開設了設施。作為POLA文化研究所的全新據點,於2024年5月15日誕生的「化妝文化畫廊」不僅透過展覽和書籍傳達化妝文化,同時也舉辦展覽解說及體驗活動等項目。此次,化妝文化畫廊的經理西原妙子女士和POLA文化研究所的學藝員渡邊美知代女士為我們介紹了設施的特點及開展的工作等。 可閱讀化妝相關書籍的「Books」專區 化妝文化畫...